媒体报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全国两会进行时,都有哪些民航声音?

发布时间:2021-03-08 浏览:3386
2021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十三五”荣耀收官、“十四五”开局落子、为2035谋定而后动,今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又将提出哪些和民航有关的建议呢?

李健:通航飞行审批繁琐,应扩大备案类飞行计划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下一些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包括:低空空域改革进展缓慢,低空空域资源供给不足,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审批程序繁琐、效率不高;通用机场建设滞后,审批层级高流程多;以及地方政府普遍缺乏对通用飞机自主研发制造和通航企业经营盈利的扶持政策,导致投资增长乏力、消费拉动作用有限等。

李健认为,深化低空空域改革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是重中之重,并建议围绕三项重点推动有关工作: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加快低空空域改革步伐。以各低空空域通航飞行小时数作为低空空域改革量化评价指标,推动深化山东日照、四川低空空域综合管理改革示范成果,全面推广全国空域精细化管理试点成果,形成军民参与共建的低空管理机制,尽快将低空空域资源大幅释放,实现空域资源对通用航空的有效供给。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低空飞行审批效率。一方面,推广军民一站式飞行计划服务平台,促进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军事航空共赢发展;另一方面,研究扩大备案类飞行计划范围,长远上规划研究飞行计划审批制向负面清单制转变,实现大部分通航活动备案即可飞行。同时,大力推进低空通信、雷达覆盖,完善低空预警探测体系,并对通航飞机加装监视设备,确保通航飞机“看得见、见得着”,提高低空用户飞行效率。
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加快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建议加快把试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和做法转化为法规和标准;进一步推进全国低空目视航图制作和发布,加快推进三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全面运行。同时切实发挥运输机场公共基础设施支撑作用,加强对通用航空飞行的保障服务,确保通用航空飞得起来、飞得顺畅。

谭瑞松:加快发展制造业高水平“数·智”解决方案供应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建议,加快发展制造业高水平“数·智”解决方案供应商。谭瑞松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27%,未来15年需要保持在30%水平线上,才能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速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必须进入价值链体系的高端部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向高端制造业迈进刻不容缓。

李永林:建议适时将航空等行业纳入碳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建议,加快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健全完善碳市场管理层级,有效促进碳减排。其中包括:扩大覆盖范围和参与主体。建议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适时将石化、建材、钢铁、有色、航空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设计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准入机制,吸引更多的参与主体,提高碳市场活跃度,提升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参与度。
张云勇:加快推动5G上飞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集团公司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表示,当前的5G应用推广依然面临着民生示范不足的问题。其中,5G网络对高速铁路的营运生态尚缺少全面的覆盖支撑和飞机上网就是典型的案例。

为促进5G+航空的创新应用融合,张云勇提出:跨界协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5G应用,共享发展红利;加强利用5G安全关键技术以及推动4G/5G在民航客舱应用的政策开放等。

陈爱莲:国家应鼓励社会投资培育航空运动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集团董事长陈爱莲认为,目前中国由于低空管制、地面保障、机场不足、飞行人才等问题导致通航发展滞后,航空运动产业化发展与其他体育项目产业以及大众消费需求相比,仍存在四大问题:一是航空运动产业整体发展层次不高,结构不尽合理;二是航空运动基础设施和航空运动俱乐部数量少,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三是大众航空休闲运动意识不强,消费意识激发不够;四是航空运动管理职能交叉,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促进航空运动产业发展,陈爱莲建议,一是深化航空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航空运动产业配套政策支持力度。二是规范航空运动行业法律法规管理,完善航空运动产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三是鼓励社会投资培育航空运动市场,强化航空运动产业专业人才培养。

羊毅:培育航空制造业 引领科技创新
航空装备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制造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家在航空技术与研发上的投入持续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集团光电专业特级技术专家羊毅表示,航空装备制造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强,提高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吸引国内更多优质资源进入航空装备链。将航空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能够带动众多产品升级换代,牵引科技创新。